1 美标的U圈
轮廓度默认的公差带是相对理论表面对称分布,如果需要轮廓度的公差带相对理论表面非对称分布,就需要在轮廓度公差值后面加修饰符号U圈,U圈后面的数值表示公差带相对理论轮廓向增加材料方向(材料外面)的偏移量,公差带的总体宽度就是轮廓度公差值。实际表面所有的点都必须在公差带里。
图1是规则的孔和轴配合,图2是非规则的孔轴配合。实现图1中孔轴间隙配合并不难,用大小公差控制孔轴大小即可,把孔做大、轴做小就可以。如下图所示孔和轴直径名义值(理论值)大小一样,只要合理利用公差就可以保证孔轴间隙或过盈配合
对于规则的孔和轴,可以用大小公差管控它们的大小,那么对于非规则的孔和轴如图2所示,就不能用大小公差管控它们的大小了,必须用轮廓度。如下图所示轮廓度0.4标注在非规则的孔上,管控了孔实际轮廓(图中黑色的轮廓线)不会超过图中红色的公差带,实际上就是管控了孔的大小在理论大小基础上增大和减少0.2。
轮廓度公差带默认是相对理论轮廓对称分布的,及孔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。但是设计需要的是非规则孔轴间隙配合,那么就需要孔只能做大,要想图纸到达这种效果,就必须在轮廓度后面加U圈。如下图所示,加完U圈后,轮廓度公差带就非对称分布了,U圈后面的数字0表示先把理论轮廓向材料外面偏移0,为了保证公差带的宽度,再向材料里面偏移0.4,实际上公差带全部在材料里面,及孔只能做大。
同样对于非规则的轴,图纸标注轮廓度加U圈,控制了轴的轮廓度公差带只能向材料里面偏,即轴只能做小,如下图所示。
通过轮廓度加U圈,可以把非规则的孔轴(曲面)大小管控了,同时也可以保证它们的配合问题。
总结
非规则孔轴或曲面大小用轮廓度管控
轮廓度加U圈公差带非对称分布
轮廓度U圈解决了曲面之间的间隙问题
2 欧标的UZ
美标和欧标的轮廓度在默认情况下都是相对理论轮廓对称分布的,没什么区别,如下图所示,轮廓度0.4都是相对理论轮廓对称分布即正负0.2,都管控了被测表面到基准A的高度是23+/- 0.2。
但是对于非对称分布的轮廓度,美标和欧标图纸标注是有区别的,所表达的功能也不一样,如下图所示。
欧标中的UZ后面的数字表示公差带中心相对理论轮廓先向材料外面偏移UZ后面的数字(如果是负数,表示向材料里面偏移),得到一个新的轮廓度中心如下图中的点划线,最后相对新公差带中心对称分布得到一个公差带,如下图的4所示,实际表面要包在公差带里。
例证
下图所示美标和欧标的非对称轮廓度,美标中U圈0.3,公差带先向材料外面偏移0.3,再反向即材料里面偏移0.4,最后得到的公差带相对理论轮廓正0.3,负0.1,即管控了被控面到基准A的高度最大23.3最小22.9。而欧标中的UZ 0.3 表示先向材料外面偏移0.3得到公差带中心(图中蓝色中心线),然后0.4的公差带相对中心线对称分布,最后管控了被测表面到基准A的高度最大是23.5,最小23.1。
总结
轮廓度公差带美标和欧标默认对称分布,没有区别
轮廓度非对称分布美标用U圈表示
轮廓度非对称分布欧标用UZ表示
U圈后面的数字表示先把公差带向材料外面偏移
UZ后面的数字表示先把公差带中心向材料外面偏移
- 上一篇: 跟着老外学习位置度公差和检测
- 下一篇: 老铁, 今天我们聊聊GD&T基准啊